阿爾佩洛維奇也點出美中新冷戰聚焦AI、半導體和太空,認為美國有贏的條件,關鍵就在領導人的決心。
利用同隻小黑蚊20多顆卵 團隊取得較完整DNA天氣轉熱,每到戶外最怕的就是小黑蚊,只要被叮咬就會奇癢無比,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過敏反應,而現在有慈濟大學和中研院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進行小黑蚊基因體的定序解碼,有助於進一步防治。因此,研究團隊抓了100多隻小黑蚊萃取DNA來組裝,但又因為個體數太多,DNA有差異,導致組裝後的複雜度變高且品質不好。
圖/台視新聞解碼小黑蚊基因定序。由於這些卵來自同一隻小黑蚊,因此遺傳物質差異小,能夠取到更完整的DNA。台北/劉芝宇、張元杰責任編輯/李顯營。慈濟大學和中研院學者組成研究團隊,經過3年多努力,完成小黑蚊基因體定序,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未來有機會能開發新的防治策略,降低小黑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最後,團隊改變萃取DNA的方式,從校園裡抓取一隻雌性小黑蚊,用牠產下的20幾顆卵取得的DNA進行定序。
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小黑蚊學名為台灣鋏蠓,一隻個體大小約0.14公分,能取得的基因體DNA只有「幾奈克」,完整性不夠。有些人被小黑蚊叮咬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怕胖的人一定要知道 跟2食物一起吃還能防血糖失控。
而吃完多起身多活動,幫助代謝,並搭配無糖茶、無糖豆漿等飲料一起享用,避免手搖含糖飲,讓糖份超標而吃完多起身多活動,幫助代謝,並搭配無糖茶、無糖豆漿等飲料一起享用,避免手搖含糖飲,讓糖份超標。(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蛋糕吃不完放冰箱就好? 揭「5個你為正確卻錯很大」的保存觀念:微波解凍也不OK甜點「這4個時機」吃最好。母親節蛋糕 挑選紅綠燈▲紅燈區.重乳酪起司蛋糕 2700kcal (630g).法式千層蛋糕 2546kcal (720g).卡通造型蛋糕 2490kcal (950g).巧克力鮮奶油蛋糕 2466kcal (900g).茶歐蕾蛋糕 2005kcal (600g).水果鮮奶油蛋糕 1754kcal (800g)▲綠燈區.蜂蜜蛋糕 1380kcal (400g).海綿蛋糕 1356kcal (400g).水果戚風蛋糕 1250kcal (700g).輕乳酪蛋糕 1176kcal (400g).芋泥戚風蛋糕 1008kcal (400g).戚風蛋糕 920kcal (400g)以上的蛋糕大約可以切6-8塊不等,營養師高敏敏說,可以看看自己切幾塊,計算一片的熱量。
怕胖的人一定要知道 跟2食物一起吃還能防血糖失控。你也在挑母親節蛋糕嗎?你們知道對媽媽來說,兒女的盛情難卻是最難推辭的,不想掃大家的興致,而吃了一堆高熱量蛋糕,結果高血糖、高血脂⋯,搞不好不舒服好多天都不敢說。
健康挑選秘訣留意食用時間減輕身體負擔1、選質地蓬鬆的蛋糕:熱量較低,也可以以雞蛋、牛奶等原型食材為主2、減少蛋糕上過多的裝飾:例如:糖衣、翻糖、馬卡龍,可以以原味或是水果口味做替代3、避開高油脂高糖內餡:如卡士達醬、慕斯、紅豆餡4、一起分食、分散熱量:挑選蛋糕時,以適合大小為主,並且一起分食,分散熱量共享歡樂除此之外,高敏敏強調,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中午至下午時段吃,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才不會一整晚「堵」在那邊,很難受的如何選擇安全的食物容器?專家建議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原則:1、材質選擇無毒且不含塑化劑的材質,如食品級矽膠2、耐熱性確認容器的耐熱溫度,避免在超過該溫度下使用3、標示完整選購有完整標示的產品,包括材質名稱、耐熱溫度及使用注意事項4、避免物理損傷避免使用有劃痕或破損的容器,以減少化學物質釋出的風險5、適用範圍根據容器的材質選擇適合盛裝的食物類型,例如避免用於高油脂、高酸性食物減少加熱時間微波前移置玻璃或陶瓷容器黃軒提醒,選擇和使用食物容器時,最重要的是確保食品安全和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傷害的影響。(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食物微波加熱易致癌? 營養師驚曝「4動作」藏陷阱:還有2種餐具千萬別放一定要記住。殊不知,伴隨著我們美食入口的,還有數百萬個的塑膠微粒碎片,也入囗了。
研究人員同時也揭示了這些塑膠微粒,也對於細胞活性,有具體破壞性影響。食物冷了,我們會隨手用微波爐「叮」幾分鐘,塑料盒中的美食。它們的確是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的,只不過塑膠微粒並不在這些評價標準中。而PE塑料(常用於保鮮膜)則不建議接觸油性食物或在高溫下使用,以避免化學物質的釋放。
早在2020年,《自然食品》(Nature Food)一篇文章研究發現:在沖泡嬰兒配方奶粉時,塑料奶瓶的內壁,會因加熱和液體的晃動,剝脫數百萬個微塑料顆粒。但是,目前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還不夠充分,需要長期關注,攝入塑膠微粒,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為了確保健康與安全,建議在微波加熱前,將食物移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也請確保它們沒有金屬邊條或裝飾,因為微波爐中的金屬可能會引起火花甚至起火。至於塑膠微粒,它們是塑料分解後形成的極小塑料片段,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然而,那些纳米級的塑膠微顆粒,可能可以穿過細胞膜,甚至會用蛋白質包裹自己,隱匿地潛入免疫系統。比如,相比存放在冰箱中,研究人員發現微波爐中的聚丙烯容器,每平方釐米釋放的微塑料數量多達420萬個,而更微小的納米塑膠顆粒,也可達到了12億個。而一旦它們突破了人體的免疫系統防線,納米塑膠粒攜帶的化學物質(如雙酚 A(Bisphenol A)、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等)就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新陳代謝、性發育乃至生育能力。「這11樣東西」千萬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 辣椒、紙巾、木製品都入列。所以,這些研究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不管是新生兒父母,或是我們日常吃外食,我們請盡量避免在微波爐中用塑料容器加熱食物。最終,這些碎片會混合在奶液中,流入嬰兒的體內。
合格可微波加熱塑料容器微波中釋放大量微塑微粒重症醫師黃軒指出,在2023年,一項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的研究發現,相比冷藏或室溫儲存塑膠容器,那些在合格可微波加熱塑料容器,也會在微波爐中釋放大量的微塑微粒。塑膠微粒對人體傷害不可小覷研究小組將來自人類胚胎的腎細胞,浸泡在從嬰兒食品容器流出的、含有高濃度的塑膠顆粒和納米塑膠微粒混合液里。
微波爐溫度愈高塑膠顆粒愈多實驗結果顯示,微波爐中使用的容器溫度越高,會導致更多的塑膠顆粒進入食物。雖然目前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還不充分,但長期攝入微塑料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東西趁熱吃,不要放涼了」,這個才是重點。就會恢復熱氣蒸騰,熱食好吃。
三種合格可微波加熱的專用容器:PP 和 PE研究人員使用兩個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合規、貼有「可微波加熱」標籤的聚丙烯(縮寫為PP)塑料罐,和一個可重復使用的聚乙烯(縮寫為PE)塑料食品袋。兩天後,大約75%的腎細胞都死亡了。PP塑料(常見的外賣包裝盒材料)因其耐高溫特性,通常被認為是微波爐安全的。例如:盡量減少加熱時間,防止塑料容器因過高溫度而熔化或釋放有害物質。
其實也有研究發現,對於相對較大的微塑顆粒,在人體的腎臟其實可以過濾掉大部分就會恢復熱氣蒸騰,熱食好吃。
「這11樣東西」千萬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 辣椒、紙巾、木製品都入列。殊不知,伴隨著我們美食入口的,還有數百萬個的塑膠微粒碎片,也入囗了。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食物微波加熱易致癌? 營養師驚曝「4動作」藏陷阱:還有2種餐具千萬別放一定要記住。至於塑膠微粒,它們是塑料分解後形成的極小塑料片段,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其實也有研究發現,對於相對較大的微塑顆粒,在人體的腎臟其實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為了確保健康與安全,建議在微波加熱前,將食物移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也請確保它們沒有金屬邊條或裝飾,因為微波爐中的金屬可能會引起火花甚至起火。所以,這些研究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不管是新生兒父母,或是我們日常吃外食,我們請盡量避免在微波爐中用塑料容器加熱食物。PP塑料(常見的外賣包裝盒材料)因其耐高溫特性,通常被認為是微波爐安全的。
比如,相比存放在冰箱中,研究人員發現微波爐中的聚丙烯容器,每平方釐米釋放的微塑料數量多達420萬個,而更微小的納米塑膠顆粒,也可達到了12億個。而PE塑料(常用於保鮮膜)則不建議接觸油性食物或在高溫下使用,以避免化學物質的釋放。
它們的確是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的,只不過塑膠微粒並不在這些評價標準中。食物冷了,我們會隨手用微波爐「叮」幾分鐘,塑料盒中的美食。
研究人員同時也揭示了這些塑膠微粒,也對於細胞活性,有具體破壞性影響。塑膠微粒對人體傷害不可小覷研究小組將來自人類胚胎的腎細胞,浸泡在從嬰兒食品容器流出的、含有高濃度的塑膠顆粒和納米塑膠微粒混合液里。